TOP
南京城西干道拆除廢渣成功用于新型墻材生產
[ 編輯:admin | 時間:2012-08-08 09:47:09
| 瀏覽:3250次 | 來源:南京日報 | 作者: ]
數據——我市一年建筑垃圾800萬噸
城西干道拆除建筑垃圾如何科學地綜合利用一直是城西干道建設指揮部、墻革節能部門全力攻堅的一項內容。日前,我市首條將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廢渣等加工成再生粗骨料,再經粉碎篩撿變成細骨料,然后以此作為主要原料的再生混凝土砌塊的生產線,在南京世浩建筑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建成投產,這標志著我市的建筑垃圾找到了一個節能環保的好“歸宿”。 所謂建筑垃圾,是指舊建筑物、構筑物及市政混凝土道路拆除后的廢棄物及新建工程基礎開挖所產生的廢棄物。主要由渣土、廢棄渣石、磚瓦碎塊、混凝土塊及其他垃圾組成。對建筑垃圾的處理,通常是采用簡單掩埋、堆存等辦法。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建筑垃圾侵占了大量的生產土地,而且,建筑垃圾對空氣、水源、土壤等都產生了較大的污染。人們在享受城市建設成果的同時,也在遭受城市垃圾所帶來的困擾。在城市廢棄物中研發和生產新型墻體材料,既解決了因關停露天礦山所帶來的原料短缺問題,又為城市環境建設減負減壓。 據統計,目前我國建筑垃圾的數量已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若以500-600噸/萬平方米的標準推算,到2020年,我國還將新增建筑面積約300億平方米,新產生的建筑垃圾至少達到50億噸。僅南京而言,不算公路、橋梁拆除的廢棄混凝土等,一年的建筑垃圾就有800萬噸。 除了這些廢棄混凝土等建筑垃圾,還有大量城市生活污泥、農村遍地桔桿等,這些都成為當前影響經濟發展、困擾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如何妥善解決這些問題,變廢為寶,綜合利用,實現垃圾資源化,已經成為各地政府必須面臨的一個難題。 技術創新——一條生產線一年可消化5萬噸建筑垃圾 在南京世浩建筑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廠內,機器轟鳴。一車車由廢棄混凝土粉碎加工成的再生粗骨料,進入回工糟,經過粉碎篩撿變成細骨料,而這些細骨料,又通過自動傳輸系統,進入混凝土攪拌機頭中,攪拌、雙向液壓成形、自動灌漿、自動脫模、高溫養護……一塊塊自保溫砌塊正式面世。至此,我市首條由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轉換成新型節能保溫墻材的自動化生產線正式改造投產。這標志著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術實現了新的突破,對解決環境污染、實現建筑垃圾資源綜合利用,破解困擾城市發展難題,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據了解,該生產線每天可生產200立方再生混凝土自保溫砌塊,年產近8萬立方,年可消化建筑垃圾近5萬噸。而且,這種用廢棄混凝土作為骨料,生產出來的輕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塊和混凝土自保溫砌塊,憑借輕質、抗震、強度高、保溫隔熱性能好,施工便捷、綠色環保、質優價廉等優點,已成為目前建筑市場的新寵。 資源利用——用建筑垃圾制磚,1.5億塊標磚可減少取土24萬方 南京作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示范城市,一向重視垃圾的回收利用。為此,市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管理部門,積極從大局出發,大力推動墻材行業的節能減排工作,在強制關閉高耗能、耗費資源生產企業的同時,積極推廣和發展新墻材、新技術、新產品。 要求企業獨辟蹊徑,把建筑垃圾、淤泥、污泥、粉煤灰、廢礦渣等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起來,變廢為寶,研發和生產新型墻體材料。為進一步破解研發和生產環節的瓶頸問題,市區墻改節能部門聯合相關部門、企業和科研院所,廣泛調研,充分論證,通力合作,并出臺相關政策,從技術、資金、政策上全力給予支持,有效地推動了可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工作。 南京世浩建筑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這種輕集料再生混凝土砌塊,與生產實心黏土磚相比,同樣生產1.5億塊標磚,用建筑垃圾制作再生的混凝土砌塊項目,可減少取土24萬立方米,消納建筑垃圾等廢棄物40多萬噸,節約土地340畝。此外,在制磚過程中,還可消納粉煤灰4萬噸,節約標準煤1.5萬噸,減少燒磚排放的二氧化碳360噸。 【新聞鏈接】 在國外,日本人將建筑垃圾視為建筑“副產品”,十分重視將其作為可再生資源而重新開發利用,并將此當成墻體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政府的《超級基金法》規定,任何生產有工業廢棄物的企業,必須自行妥善處理,從源頭上限制了建筑垃圾的產生量,促使各企業自覺尋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途徑;在荷蘭,目前已有70%的建筑廢物可以被循環再利用。建筑垃圾的再生功能,生活垃圾的光明“錢”途被充分挖掘出來。 相關新聞
評論
|
![]() ![]() 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