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嵐山區36項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獲省財政廳審批,標志著這36個項目已進入山東省PPP項目管理庫,可按照PPP模式進行運作。
據悉,結合“城市雙修”,今年嵐山區將在全域范圍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全區65項城建重點工程中,有36項為海綿城市建設工程,占項目總數的55%,計劃投資約11.44億元。建設內容包括海綿型道路及配套建設工程、管網建設工程、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綠化與公園海綿化建設工程,通過采用PPP模式融資、BOT模式運作,解決政府資金不足問題。
為做好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規劃設計,嵐山區通過公開招標,確定4家省內知名設計公司對36項重點工程進行規劃設計,突出對傳統排水系統的“減負”和補充功能,在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設計方面,最大限度地發揮城市本身的作用。以綠化帶設計為例,采用下凹式綠化隔離帶,并設置透水式構筑物,每隔一段路沿石設置透水孔,便于道路雨水及時匯集到綠化帶內收集,不僅可以緩解城市內澇,也有利于綠化帶涵養水源。
“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不僅要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的建設目標,更是要將‘觸角’延伸,同時實現路平、燈亮、水通、景美的民生目標。”嵐山區住建局副局長肖永森介紹。
據了解,今年的36項海綿城市建設工程將新改建21條城區道路,新建3個公園及功能性綠地,并實施城區亮化、城市安全島工程,建設27.8公里的城市綠道。同時,新建阿掖山南路污水處理廠、嵐山頭污水泵站及配套雨污水管網工程,不斷提高城區雨污水處理能力。大力推進金牛嶺片區、安東衛中心區及東、西護城河環境改造,推進出口加工區環境整治,全面清除黑臭水體,不斷改善人居環境。
為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程穩步推進,嵐山區專門成立了海綿城市項目領導小組,由區住建局、區財政局、新嵐山財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改局、國土局、環保局等部門組成,不定期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推進2018年海綿城市PPP項目建設有關事宜。作為海綿城市PPP項目實施機構,區住建局還專門邀請咨詢單位對相關參與人員進行專題培訓,在咨詢單位的配合下,細化各項手續內容,明確分工時間進度表,“按表作戰”。下一步,將在項目入庫的基礎上,進行社會資本招標,與政府出資代表成立項目公司進行建設工作。
新聞同期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