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淮安市淮安區投入22億元提升城鄉交通
[ 編輯:admin | 時間:2012-11-05 12:42:10
| 瀏覽:1659次 |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網 | 作者: ]
淮安市淮安區建淮鄉建淮村從事針織加工的李老板因為道路工程拆遷,前不久將小廠搬到了新237省道一側。“向北就是兩大開發區,向南直通高速公路網,我與外部聯系更便捷了。”李老板的自豪里透出道路給他辦廠帶來的方便。
橫貫淮安區中部南北的新237省道投資近9億元,2009年8月份正式開工,2011年11月告竣。這條“黃金大道”北起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南至平橋鎮,途經席橋、城東、建淮、馬甸、上河、平橋等6個鄉鎮和淮安經濟開發區,全長26公里,是淮安區連接蘇南的一條快速通道,也是全省干線公路網中省道237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與237省道淮安區段“升級”一樣,328省道淮安區至洪澤段、236省道淮金線淮安區段等干線公路,近5年內均先后“升級”,不僅使淮安區城鄉交通建設大幅提檔,而且對加快淮安區城市建設步伐、提升城市品位、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淮安區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東擴南連、三城融合、五區聯動”戰略部署,堅持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優化投資環境、助推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按照“構筑大交通、搞活大流通、促進大發展”的總體思路,不斷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近幾年是我區交通投入最多、速度最快、質量最高、變化最大、成效最顯的時期”,區交通局局長張學剛自豪地說,“通過規劃引領,突破資金和人才‘瓶頸’,狠抓工程管理,從城市到鄉村,從公路到水路,淮安區的交通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悉,淮安區近5年共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2億元,237省道淮安區段、白馬湖旅游公路、翔宇大道四期、河下大橋、鹽徐高速馬甸連接線等一大批等級較高、質量優良的公路、橋梁等工程相繼建成使用或實施建設。與此同時,該區改造農村公路620公里、農村公路橋梁120 座。 隨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提速”,淮安區交通服務、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與水平也明顯增強,不僅有力地拉動了工業、農業、旅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而且為全區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提高綜合競爭力作出了積極貢獻。 目前,該區已有公路總里程近2300公里,形成了以京滬、宿淮、淮鹽高速公路為主骨架,以234、235、236、237、328等省道為支撐,以區鄉公路為基礎的綜合交通網絡,并全面實現了區鄉公路黑色化、鄉村公路灰色(水泥)化。此外,該區還擁有境內鐵路全長40余公里,航道總里程540余公里,擁有汽車客運站8個、各類碼頭泊位19個,均位居全市前列。 相關新聞
評論
|
![]() ![]() 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