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浙江11個設區市多數建成備用水源 或實現雙水源供水
[ 編輯:admin | 時間:2012-11-01 09:59:36
| 瀏覽:1495次 | 來源:浙江在線 | 作者: ]
浙江在線富陽10月31日訊(記者 潘杰 實習生 王琦)浙江八大水系、運河、主要湖庫水功能區達標率達到75%以上;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超過65%,錢塘江流域交界斷面基本消除劣五類。
這是浙江規劃在2015年力爭實現的部分清潔水源行動目標。 在今天舉行的浙江清潔水源行動暨錢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推進會上,省環保廳負責人表示錢塘江流域、溫州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已在近期下發,其它流域的治理規劃正在加緊編制。 錢塘江、苕溪流域已建成14個水質自動監測站 近年來,浙江水污染防治取得階段性成效。2011年,全省地表水達標率達65.6%,比2005年提高了19.1%,劣Ⅴ類斷面減少了4%,氨氮、總磷平均濃度下降14.2%、13.8%。 其中錢塘江流域氨氮、總磷平均濃度分別下降了1.1%、18.1%。 記者了解到,杭州市目前已經完成10個縣級以上自來水廠的飲用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可檢測包括氨氮、總磷、藻類總密度等指標。 目前,錢塘江、苕溪兩大流域的主要斷面和重要支流布設了19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其中14個已完成建設與安裝。今年1-9月杭州市區7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常規項目及特定監測項目均達標。 八大流域水質金華最差 威脅錢塘江下游飲水安全 目前,浙江局部水域污染仍比較嚴重。2011年,全省還有38.3%的河流交接斷面水質未能達到功能區要求,杭州的渡船橋、嘉興南湖區的柏樹橋、金華浦江的上仙屋、義烏的石斛橋等26個斷面仍然為劣五類。 今年上半的交接斷面水質監測結果顯示,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增加了1.3%個百分點;有17個斷面水質劣于去年同期,污染有所反彈。 從區域狀況來看,嘉興地處平原河網,水質總體最差;八大流域中金華市水質最差,達到Ⅲ類以上的斷面只有25%,金華江、義烏江、東陽江、浦陽江浦江段常年水質都以Ⅴ類和劣Ⅴ類為主,對錢塘江下游飲用水源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 目前,在錢塘江流域檢出的有機污染物已達67種,苯并芘、二氯甲烷、四氯化碳等已在枯水期超過飲用水源地水質標準。這與沿岸化工、造紙、印染等污染行業結構調整不合理,排放量大有一定關系。 浦江縣的造紙、印染兩大行業產值僅占當地GDP的37.7%,但廢水、COD、氨氮排放量卻占當地的89.5%、80.8%、92.3%。 省環保廳表示將在今后重點開展鉛蓄電池、電鍍、印染、造紙、制革、化工等6大行業整治提升行動,攜手各地實現產業機構合理化。 全省11市多數建成備用水源 或實現雙水源供水 據了解,目前全省11個設區市大都建成了備用水源或實現了雙水源供水,全省飲用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的排污口已基本清除,錢塘江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沙石碼頭已全部拆除。 針對近年來水污染事件增多的現實,在未來幾年,全省還將建設一批城市應急備用水源,縣級以上城市需要具備2個以上水源供水能力,必要的還要建設應急地下水水源地。 截至2011年底,全省累計創建合格、規范飲用水源保護區509個,法定水源創建比例達100%,受益人口有望3300多萬。 省環保廳負責人介紹說全省縣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81套水質自動監測預警系統已全部通過單體驗收,將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投運。 嘉興市領導當“河長” 治水不力扣錢還要問責 在2011年全省跨行政區域交接斷面水質考核中,嘉興市成為唯一的不合格設區市。在今年前三季度的監測中,嘉興的斷面水質依然是“老大難”。 今年9月11日,嘉興召開了推進水環境治理工作的千人大會,在治水機制上全力推行“河長制”管理模式,建立市、縣和鎮三級河長。 一旦工作不力、考核不合格,河長實行行政約談、通報批評等措施,并將作為干部選拔任免的重要依據。 記者從今天的會上了解到,嘉興市委、市政府領導分別擔任16條市級河流和市本級河道的“河長”,探索試行河長保證金制度,也將根據治水工作的考核結果實施獎懲和行政問責。 相關新聞
評論
|
![]() ![]() 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