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張家川縣城區集中供熱工程暨公路改造項目開工
[ 編輯:admin | 時間:2012-08-06 09:50:38
| 瀏覽:1395次 | 來源:中國管道商務 | 作者: ]
8月3日上午,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城區集中供熱工程暨縣城—秦安隴城鎮公路改造項目隆重開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郭奇若,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蔣曉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博華,副市長王鈞,市政協副主席竇正安應邀出席開工儀式。市政府副秘書長孫曉,市發改、財政、國土、住建、交通、房管、城投公司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出席開工儀式。張家川縣委書記劉長江,縣委副書記、縣人大主任李肖鋒,縣委副書記、縣長馬中奇,縣政協主席關春生等縣四大組織在家領導,縣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縣住建局、交通局和施工單位全體人員參加開工儀式。
城區集中供熱工程分近期(2011年-2015年)和遠期(2016年-2030年)兩部分。近期按84萬平方米供熱面積設計,主要建設內容有:占地45畝的熱源廠1處,鍋爐房及附屬用房2934平方米,29兆瓦燃煤高溫熱水鍋爐2臺,換熱站6座,敷設一級供熱管網11.42公里,工程概算總投資6434萬元。 縣城—秦安隴城鎮公路改造項目起點于張家川縣城,經木河鄉、龍山鎮,終點至秦安縣隴城鎮,途經19個行政村,全線27.45公里。其中,張家川縣境內23.87公里,秦安縣境內3.58公里。該路按三級公路標準修建,設計時速30公里/每小時,路基寬度7.5米,路幅寬度6.5米,全線有橋梁7座,涵洞42座。項目總投資3200萬元,計劃于2013年6月改造通車。 郭奇若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張家川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舉特色旗、打民族牌、走富民路、建和諧縣”的基本方略,團結奮斗,艱苦創業,加壓提速,全縣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基礎條件明顯改善,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呈現出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的良好局面。特別是堅持以項目為抓手,強化投入,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績,制約全縣發展的交通瓶頸得到初步改變,發展的基礎進一步夯實。 郭奇若強調,張家川城區集中供熱和縣城至隴城公路工程是張家川縣為60周年縣慶的獻禮工程。這兩個項目的順利開工建設,是關注民生、富民強縣的務實之舉。希望張家川縣委、縣政府搶抓機遇,進一步擴大項目爭取建設成果,推動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更希望市直有關部門以張家川縣城區集中供熱工程和縣城至隴城公路改造項目建設為契機,進一步重視和加強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全力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為把張家川縣打造成“民族特色突出、功能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民族風情彰顯”的隴上名城而做出積極貢獻。 劉長江在致辭中說,近年來,隨著縣城建設和改造步伐的加快,特別是縣城“雙十工程”的全面啟動建設,縣城的供熱保障能力明顯不足,不能適應縣城加速發展的需求。為此,從去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廣泛論證,反復爭取立項了城區集中供熱工程,這一工程的實施將顯著提升全縣城區的供熱能力和水平,充分保障縣城未來10年發展對供熱的需求,這對提升縣城品質,完善縣城功能,擴大縣城容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縣城至秦安隴城鎮公路是張家川縣重要的西出口,由于投資不足,施工質量不高,管理養護不善等原因,這條道路近十多年來雖修了3次,但路面全面破損,路基嚴重翻漿,已不能正常通行,給沿線群眾出行帶來極大的困難。對此,縣委、縣政府從去年開始,反復給省市發改、交通部門匯報,最近省發改委批準立項建設。這次改造全縣將汲取以往的教訓,堅持高標準、大投入、嚴要求,力爭把這條路修成高標準的三級公路。 劉長江指出,這兩個項目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明年為自治縣60華誕獻禮工程。張家川將堅持項目管理各項制度,嚴格標準、強化監理、跟蹤檢查、及時指導,靠實各個環節的工作責任,一手狠抓工程進度,一手嚴抓工程質量,集中全縣及全市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務必把這兩大工程建成德政民心工程、質量優質工程、領導群眾滿意工程,書寫張家川城建、交通建設史上的光彩靚麗的一頁。 相關新聞
評論
|
![]() ![]() 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