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3萬公里供熱管網待改造 資金成最大障礙
[ 編輯:admin | 時間:2013-04-08 11:05:50
| 瀏覽:1185次 | 來源:中國供熱信息網 | 作者: ]
進入4月,東北各城市2012-2013年供暖季即將陸續結束。不過,住建部預計將在四五月份間開始組織實施的《北方采暖地區城市集中供熱老舊管網改造規劃》的計劃恐怕要推遲,原因是“總報告尚未出來,估計要等到六七月份。”
2013年1月11日,住建部下發了關于開展《改造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北方供暖地區展開編制工作。此次規劃改造的城市范圍包括北方采暖地區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的地級以上城市以及集中供熱面積大于100萬平方米的縣級城市。預計利用三年的時間,完成改造。 我國北方采暖地區城市集中供熱面積超40億平方米,據中國供熱信息網估算,一次管網需要改造的至少3萬公里。專家表示,我國北方供暖至今仍處于保障型向舒適型過渡的階段,集中供暖仍然是主要供熱方式。北方的供熱管網大多已經幾十年,如本次這樣大規模的改造,此前未曾有過。 規劃編制的主要內容為城市集中供熱管網現狀、存在問題、改造措施及意見,城市集中供熱管網改造技術方案、管網改造建設規劃、管網改造建設規模及投資估算,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議等。 “目前還處于我們內部工作的階段,并沒有到向外公布的時候,”住建部城市建設司有關工作人員表示。按照時間要求,2013年2月~3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國家有關部門組織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煤氣熱力設計院有限公司等完成《改造規劃》總報告。但截至3月末,總報告尚未出爐。據此推斷,原計劃在四五月份開始組織實施的時間點可能要延遲。 住建部下發的《改造規劃》的通知中提到,近年來,我國城市集中供熱事業迅速發展,供熱形勢總體良好,促進了城市經濟與社會發展,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條件。但是,部分城市集中供熱管網仍存在管道老化、腐蝕嚴重、技術落后、浪費熱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等問題,影響了城市生產和生活秩序。 因此,擬對運行使用超過15年的供熱管網、使用年限不到15年但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或泄漏的供熱管網和熱力站進行改造。熱水管網和蒸汽管網均包括一級網、二級網。涉及的地區包括北方采暖地區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的地級以上城市以及集中供熱面積大于100萬平方米的縣級城市。 規劃編制的主要內容為城市集中供熱管網現狀、存在問題、改造措施及意見,城市集中供熱管網改造技術方案、管網改造建設規劃、管網改造建設規模及投資估算,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議等。預計2013年4月至5月將印發《改造規劃》并組織實施。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與節能研究院院長徐偉表示,中國北方的供熱管網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建設,八九十年代達到高峰。至今,一些老的城區管網設備陳舊老化,不能安全運行和安全供熱,同時由于過去的建設標準比較低,管網系統相對來講跑冒滴漏的現象也比較嚴重,熱量損失浪費較大。 “從城市發展角度講也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從科技進步角度講,新型保溫材料也已經開始大量應用。”徐偉表示。老舊管網的更新換代一是保障供暖效果,跑冒滴漏熱量減少,保障能力提高;二是供暖是涉及民生的一個基本保障;三是節能的需要,采暖能耗占北方能耗的比例很高,城市集中供熱在落實節能減排戰略決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副理事長徐中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嚴寒地區冬季供暖是人們生存的必須條件,供暖安全就是生命線的保障。應該說,供暖安全是有關部門下決心進行大規模管網改造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管網陳舊老化,造成北方地區冬季大面積停暖事故高發,甚至引發群體性事件的事例頻發。 “如此大規模的改造,需要很大的投入。”黑龍江省住建廳一位工作人員用“天價”來形容這次改造預算。黑龍江省地處高寒地區,冬季平均氣溫零下15℃至零下20℃,最寒冷時期達零下40℃,是全國15個北方采暖地區中最寒冷的省份,每年供熱期長達半年以上,財政支出比較大。據供熱信息網了解,全省共有城鎮房屋建筑面積8.51億平方米,集中供熱面積5.06億平方米;全省現有地下供熱管線25000多公里,現在僅13個地級以上城市老舊供熱管網就接近3000公里,大部分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早已過了更新改造期,腐蝕嚴重、大規模破損,管網漏失率達10%以上。 不僅是黑龍江,“十二五”期間,吉林全省計劃改造更新陳舊管網也將達4000公里。沈陽市老舊管網近千公里,2010年投資6.49億元改造了300多公里,僅完成了總計劃的三分之一。 中國供熱信息網公開資料顯示,“十二五”期間,北京將對全市范圍內2500公里、70萬戶老舊小區的供熱系統實施管線更新。蘭州四城區舊供熱管網長度約2027公里,急需改造的有1877公里,占比93%。天津目前超過15年使用期限的管網,有1000公里急需改造。 徐偉表示,我國北方的氣候特點決定了供熱方式,主要都是大量采用集中供熱, 這種集中、大規模的系統方式主要還是從前蘇聯借鑒過來的,而且仍將延續下去。我國供暖仍處于保障型——溫暖型——舒適型的過渡階段,和歐美發達國家還是有差距的。 住建部在《改造規劃》的通知中要求,對工程投資估算,為全部費用,其中包括工程費、征地補償費、建設工程其他費用(建設單位管理費用等項)、預備費等;編制投資估算以主要設備及材料現行市場平均價格計算。
據沈陽一位業內人士介紹,管網改造標準不同、采用材料不同,成本差異很大。但是按照市場平均水平和通用標準,每公里管線的改造費用約為200萬元。目前,各地的供熱管網改造費用一般由供熱企業來承擔,主要從本企業折舊基金和留用的生產發展基金中列支。政府僅僅在城建資金中列支對供熱企業供熱管件改造給予適當補貼。如果全面改造而沒有國家資金的投入,根本是不可能的。 相關新聞
評論
|
![]() ![]() 熱門文章
|